### **我在大和銀行的歲月**

我在大學主修經濟及商業管理。1972年畢業後便在本港會計師事務所擔任稽核數年,其後加入海外信託銀行稽核部。我在稽核部是協助審核總支行的存貸及管理的工作。在此部門日常接觸的文件包括按揭、透支、押匯及各項有關的法律和授信批核文件。從三年的實務中有效地學習了銀行的一般運作,也從中吸納了有關的知識,從而充實了我後來四十多年從事銀行業和財經的發展。 1975年,海外信託銀行與日本大和銀行(The Daiwa Bank)在港合資成立大和海外財務有限公司(Daiwa Overseas Finance Ltd.)。1976年,大和海外財務為了開展香港的業務,急需招聘華人協助公司內的日本管理層去擔當業務拓展工作,同時引進香港的一般銀行操作模式。翌年2月14日,我從海托被委派到大和海外財務,專責押匯、信貸及業務推廣。 由於我在海托稽核部所接觸的皆是把那些由相關部門經已處理好的文件進行稽核,繼而從中作出挑剔性的審核,但對審核前之流程及操作卻缺乏瞭解的。大和在港開辦初期未適宜招聘大量人手,而各部門的日籍主管也需時熟習香港的銀行一般操作,他們認為我既由海托銀行派過來,理必可協助他們,很自然地對我有點倚重。 ### **惡補押匯和貸款** 上班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很緊張,恐怕日籍老總要我即時處理一些我感覺生疏的工作。幸好老總吩咐我做的是一份業務發展計劃。在那時開始,我還不“急不及待”爭取惡補押匯和貸款的流程操作才怪呢?幸好當時公司內有一位從海托派來剛退休的梁先生在公司內臨時坐鎮。梁是資深押匯專家。經過兩周魔鬼訓練的惡補後,我才跟上了。不出兩個月,我的工作上了軌,成功地把海托的部份操作模式引入了大和。 ### **培訓與業務拓展** 自此,我憑日常的工作實務中累積了經驗,更充實了在金融財務的知識及根基。在信貸管理、押匯及業務推廣方面有了深入的體會和心得。在1982至1990年間,我還先後被香港專業管理協會(Hong Kong Management Association—HKMA)、中國銀行培訓中心、大華銀行(United Overseas Bank)、中華進出口商會、香港理工學院等機構及社團邀請講授以銀行業務。其時我與數位專業人士創立PMC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