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妹牌火腿(Maid Brand)及 其創辦家族王氏的商業傳奇 品牌起源與發展

 

金妹牌火腿(Maid Brand)及


其創辦家族王氏的商業傳奇

品牌起源與發展

金妹牌火腿由王榕湖(William Wong1921-1990)於1967年創立,最初因香港暴動導致鮮肉短缺,他從丹麥進口凍肉並創新地以切片包裝出售,大受歡迎。品牌原名「丹麥妹」,後改為「金妹」,透過電視廣告和贊助保齡球賽打響名號。1978年,王榕湖在屯門設立香港火腿廠(HK Ham Manufactory),至1980年代末月產量逾4.5萬噸,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王氏家族:東莞商幫的跨界帝國

王榕湖出身於東莞來港的商業世家.伯父王康祺早年創立源記行,1930年代已成南北行富商,經營涼果、茶樓及貿易。三兄弟分家後各展所長.長兄王校源(1919-2004):創辦源豐五金製品廠,與鼎大華等合組香港鋁業聯營公司。

弟弟王錦江:進軍建築地產。王榕湖專注食品業,早年主持源發興,為1960年代主要糖薑出口商,曾任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理事長。

家族傳承與企業變遷

王榕湖育有五子三女,但1990年他逝世後,家族因經營分歧將公司售予八佰伴,重組為八佰伴食品(1992年上市)。長子王順堯(Wilson Wong)留任CEO1995年,其岳父為日本「留園」老盛毓度,顯示家族國際人脈。1997年八佰伴破產後,品牌由四洲集團接手(現稱香港食品投資控股),與旗下卡樂B薯片聯名推出「火腿味薯片」,延續經典。

 

社會地位與影響

王榕湖夫婦六十大壽時,港英高官羅弼士爵士(Sir Arthur Rodrigues)夫婦到賀,反映其政商地位。家族橫跨食品、五金、地產的商業網絡,見證了戰後香港工業與貿易的黃金時代。

 

金妹牌火腿的故事,不僅是一個品牌的興衰,更是一部香港家族企業的縮影——從戰後機遇到跨代傳承,最終融入全球化資本浪潮。

 

「留園」老盛毓度,

盛毓度(1913-1993)——日本「留園」老與海外華商傳奇

出身名門:盛宣懷之孫

盛毓度是晚清洋務運動核心人物盛宣懷(1844-1916)的孫子,盛宣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民營輪船公司(輪船招商局)、電報局、中國通商銀行,並參與創立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和南洋公學(今上海交通大學),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盛家是清末民初最顯赫的官商家族之一,與李鴻章、袁世凱等關係密切。

 

戰亂遷徙:從上海到日本

盛毓度早年就讀上海南洋公學,後赴日本留學。1949年後,他選擇定居日本,並在東京創辦高級中餐館「留園」(りゅうえん),主打正宗淮揚菜與上海菜,迅速成為日本政商名流的社交重鎮。其長女盛小鵬嫁給金妹牌火腿創辦人王榕湖的長子王順堯(Wilson Wong),聯姻強化了盛氏與香港商界的連結。

 

商業成就:餐飲帝國與文化橋

「留園」品牌:盛毓度將中國飲食文化精化,吸引日本皇族、財閥(如松下幸之助)及外國使節,甚至被譽為「東京的廚房」。

 

橫濱中華街發展:他參與投資並推動橫濱中華街的現代化,使其成為日本最大的華人文化地標。

 

中日友好使者:改革開放後,盛毓度頻繁往來中日,協助引進日資技術,並在上海重建「留園」(現為靜安寺附近的高級餐廳)。

 

家族延續與影響

盛毓度的子女延續商業與學術之路,除女婿王順堯外,其子盛承洪繼承部分餐飲事業。盛家與王家的聯姻,也反映了20世紀華商跨國網絡的緊密性——從晚清洋務、香港工業到日本餐飲,家族資本與人脈不斷遷徙重組。

 

盛毓度的一生,堪稱近代華商「離散」(Diaspora)的典型:以美食為媒介,在異國重建文化認同與商業影響力,同時維繫着故國與海外的紐帶。

 

Hongkong留園」品牌

香港「留園」品牌:盛毓度家族與香港的餐飲傳奇

1. 東京「留園」的香港分支

盛毓度(1913-1993)在日本東京創辦的「留園」(りゅうえん)是高級中餐館的代表,主打淮揚菜與上海菜,深受日本政商界歡迎。由於盛家與香港商界關係密切(如盛毓度長女盛小鵬嫁給金妹牌火腿創辦人王榕湖之子王順堯),「留園」品牌後來也進軍香港市場,成為高端中式餐飲的象徵之一。

 

2. 香港「留園」的發展: 留園雅敘

1980年代進駐香港:盛毓度家族或相關投資者將「留園」引入香港,主要定位於高檔酒樓,提供精上海菜、淮揚菜及粵菜,吸引本地富豪及外籍人士。開業多年的留園雅敘環境素淨優雅,擁有不少忠實顧客,當中不乏一眾老上海,侍應亦會親切地以流利上海話為客人點菜。菜單網羅各式正宗滬菜,不論是清炒蝦仁、松子桂魚或紅燒元蹄等經典小菜,還是需預訂的鮑魚紅燒肉和小米刺參雞湯,均呈現上海菜的大器風格。推介花雕醉乳鴿,皮爽肉嫩,吃罷濃郁酒香溢滿口腔。

 

 

特色菜式:保留東京「留園」的經典菜,如清炒蝦仁、紅燒獅子頭、蟹粉小籠包等,並融入香港飲食文化。

 

社交名流場所:類似東京總店,香港「留園」也曾是商界宴請、家族聚餐的熱門地點。

 

3. 品牌現狀

可能已結業或轉型:由於香港餐飲業競爭激烈,加上盛毓度1993年逝世後家族重心可能轉移,香港「留園」品牌未必仍然活躍。

 

上海「留園」的延續:盛毓度晚年曾回上海重建「留園」(位於靜安寺一帶),部分菜式與經營模式可能影響香港分店的風格。

 

4. 盛家與香港商界的聯繫

盛毓度家族透過聯姻(如王順堯)與香港食品業(金妹火腿、四洲集團)及地產界有間接關聯,但「留園」品牌在香港的經營可能較為獨立,未像日本總店那樣長期成為標誌性中餐品牌。

 

總結

香港「留園」曾是盛毓度餐飲帝國的一部分,承襲東京「留園」的高端中式菜風格,但隨時間推移,品牌影響力可能已逐漸淡化。如今,更為人熟知的是盛家與香港王氏家族(金妹火腿)的商業聯姻,以及盛毓度在中日餐飲史上的傳奇地位。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嶺南人見證了家族聯姻與資本網絡-商業影響力 :撰文:曹家道

那5分钟可以决定你能否再生活5,10,甚至30年 (撰文:力圖)

李福兆先生 他造就了今時香港在環球股市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