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大坑明渠

 




原來的大坑明渠

現在把它改建成為五米多闊的行人步道,行人、火龍不錯都方便了,但也把大坑僅存的自然遺蹟也填埋。
這樣的改建似乎順理成章,整個大坑以至整個香港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在以前的條件下,為城市發展而犧牲自然環境幾屬必然走向,很難兩全。到了如今階段,是否蕭規曹隨地走下去,就值得商榷了。首爾(漢城)重建清溪川、廣州恢復東濠涌和荔灣涌的經驗都很值得借鏡。相對於它們,讓浣紗溪再展芳容的工程會小得多。本來的明渠兩旁沒有多少建築物,一邊是運動場,看台也沒有,不必大規模拆卸。維園那一段更好辦了。維園是港島最大的公園,由填海而成。當初看來只考慮其公園功能,而不重園林設計。就後者而言,維園失諸平,無可觀;無水,更難言活了(那放船池不足道)。若能從大坑引入活水,可給整個公園的設計注入豐富的想像元素。
維園正舉行中秋花燈展,當中的焦點是一個兩三層樓高的「火龍果花燈」。「火龍果」置於一個臨時設置的水池當中,入夜後,燈光水影,流光溢彩,互添嫵媚。花燈若只設旱地之上,失色何祗一半?
據說政府選定了市區內16條可以改善的明渠分階段覆蓋,大坑明渠是為第14條。餘下的只得兩條,一條是啟德明渠,將活化成啟德河。另一條是香葉道明渠,會覆蓋成為南港島線的黃竹坑站。
僥倖活化過來的水道只有啟德明渠,其他的──該怎麼說──「死化」了。
**西施詠 ——王維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把大坑溪澗引入維園的建議,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想法。這不僅可以為大坑舞火龍傳統增添新的文化元素,也能豐富維園整體的環境設計,讓公園重拾活力。
總的來說,大坑舞火龍和當地自然遺產的保護,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在城市發展中,如何平衡經濟進步和文化傳統、自然生態的保護,值得我們共同思考。我很期待看到未來大坑地區的發展,會給這片歷史與自然的融合帶來何種新的可能。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李福兆先生 他造就了今時香港在環球股市中的地位

李香蘭(Yamaguchi Yoshiko) #《夜来香》

Debut Joint Talk on Lingnan and YouTube